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基层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他们把工作队驻扎在群众心中

发布日期:2021-07-07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徐彦贝 阅读次数:

走进朱志猛的办公室,“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奖牌静静地放置在桌前,上面的国徽采用浮雕形式使其更加凸显,以红木作框的奖牌因此显得精致又厚重。美高梅4688集团am驻村工作队前任队长朱志猛和现任队长崔伟涛围坐在桌旁,这对昔日的战友没有过多地回忆领奖现场的激动与喜悦,更多地还是唠起了村里的人和事:孙志强家的“免耕播种”示范项目效果怎么样?捐建的文体活动室还有哪些困难?村部前面的广场建设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虽然已经回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同事们也经常说他“缓过来点了、胖了一些、整个人的状态也好了许多,起码不再像一个农民的样子了”,可是在工作间隙、闲暇时节,他的思绪还是会不自觉地飞回那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

1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2017年6月,响应省委“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号召,我校朱志猛、李其林、宁方勇被选派至甘南县东发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

长期工作、生活于省会城市的驻村工作队员们还记得刚刚来到东发村时所看到的情景:公共基础设施匮乏,村里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没有活动广场,到了晚上,整个村子漆黑一片,跳广场舞的村民们只能在狭窄的土路上活动;没有硬化的水泥路面,到了下雨天,孩子们上学都要坐上拖拉机,出门就要穿上大靴子……

进行走访调研时,队员们发现,村子里产业结构单一,因病致贫、因学致贫、长期卧床、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比比皆是;村情呈现出耕地纠纷多、村级债务多、贫困人口多、累积矛盾多、村民诉求多、上访告状多、发展困难多的“七多”现象,群众认可度不足30%……尽管提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队员们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想让朋友们真正的把目光关注到这里,希望时间在这一秒静止,一起闭上眼想想我们拥有的幸福。”李其林在微信朋友圈中曾经这样写道。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朱智猛带领队员们挨家挨户进行了走访。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基础,村里第一次公示的贫困户名单很快就被人撕掉了,工作队意识到贫困户识别还有不精准,大家不认可、不满意的情况,为了准确识别贫困户,平日里,工作队注重与村里老领导、老前辈虚心请教、逐步了解掌握了许多村里的实际情况,同时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群众举报的情况加大排查核实力度,由于数据信息不断变化,对于每个贫困户至少要反复入户走访4-5次。他们白天走访、了解情况,夜晚核准情况、整理台账。平时遇到不理解政策的村民,工作队就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直到村民听懂、听明白为止。

村干部们都说,“朱书记就是咱们的信访主任”。驻村的前几个月,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3个小时左右。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工作队终于把东发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梳理清楚,共识别贫困户106 户、202 人。为贫困户建立档案,收集贫困户佐证材料 3万多份。

由于他们公平、公正、细致、严谨的工作,重新识别的贫困户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第二次公示的贫困户名单一直张贴在各屯公示栏里。朱志猛还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将工作队员的联系方式向村民公布,发放到每个农户家中,以便随时解答农户关心的问题。在“甘南县脱贫攻坚‘回头看’”的宣传单上明显地标注着他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渐渐地,“咱们村来了个好书记,有事找他就行”在村民中传开了。

2

为了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工作队一方面发挥农业大学的科研成果优势,为贫困村实行致富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工作队争取校内外资源,采取“消费”扶贫的方式,联系校友企业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保证产品销路,增加贫困户收入。

从2018年开始,驻村工作队按照美高梅4688集团am、齐齐哈尔富尔农艺有限公司和东阳镇政府签订联合《精准扶贫东发村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富尔农艺公司在东发村建立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经过动员、培训和遴选,最终东发村有11户水稻种植户参与良种基地建设,建成良种繁育基地2100多亩。

工作队还联系到了工程学院杨悦乾教授免耕覆秸播种的相关技术和设备,这一技术保证秸秆全部还田,免去了传统的“放荒”环节。恰巧村民张老汉家中的地还没有“放荒”,经过仔细思量,他还是半信半疑地种植了“东农253”大豆品种,几个月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技术完全可行,地里的秸秆现在已经完全腐烂,不但没有压到苗,还成为了天然的有机肥,恰好天公作美,几场大雨过后,大豆秧一下子就“窜”到半人高,张老汉掰着手指头盘算起来:“每墒地就能有至少6000斤的收成,除去种、药、肥等成本,自己也能有近一万元的收成,这工作队来了以后真给农民带来好处,明年他们要种什么我都支持,就是要大棚我也给扣一个!”

3

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从2017年“精准扶贫回头看”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严格执行党委书记任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任领队、组织部长任联络员、处级干部兼任队长、队员择优选派等相关要求组建工作队。学校党委委员同志每到假期都要亲自带队到东发村考察扶贫工作,每年春季开学,学校党委都要召开专项扶贫会议、制定扶贫工作要点,指导驻村工作开展。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各个部门、学院以及专家教授都纷纷以不同的形式支持驻村工作:

副校长邹德堂与合作多年的富尔农艺公司联合起来,适时对水稻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种植户的科技水平和水稻种植技能,水稻产量平均达到9吨/公顷以上;同时,富尔农艺公司以成本价为种植户提供优惠稻种;并以高出市场收购价每斤5分钱的价格回收水稻,解决了种植户卖粮难题。

食品学院把乳酸菌发酵技术引入东发村,帮助东发村申请扶贫资金建成了550平方米以年产10万斤酸菜为主、同时兼做杂粮杂豆等农副产品为辅的加工厂,申请中央扶持村集体资金,注册成立了“甘南县东发亲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东东缘”品牌商标,并办理生产许可,试生产的乳酸菌发酵酸菜不含亚硝酸盐,酸脆可口,深受市场的欢迎。

园艺学院专家霍俊伟帮助引进丹东禾联、哈尔滨森莓园、肇源百果园3家企业,引种蓝靛果、红树莓和“南果北移”果树品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校医院多次来到东发村为村民义诊、赠药活动。

有一位退休老教师在得知驻村工作的事迹后,根据东发村的实际情况,亲自将手写的关于农业生产的一摞厚厚的材料交到工作队手中,表示要为当地的生产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4

朱志猛现任职务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其他成员也是在全校各个部门选调的优秀干部和教师,但是在东发村里,他们放下了自己原有的身份,全心全意做好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与当地村民一起,急贫困户之所急,想贫困户之所想,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五保户郭瑞厚大爷家无儿无女,而且没有通电,过了20年点蜡烛的日子。工作队一般在白天走访,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后来工作队在一天晚上去郭大爷家核实贫困情况的时候,发现屋里黑乎乎的,问郭大爷:“怎么不开灯呢?”“电路坏了,从98年因为发洪水而进行房屋修建后就一直没通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队立刻联系到相关部门,为郭大爷家接通了电路,按照规定,对于正常贫困户也要收取相应的材料费用,工作队考虑到老人的难处,向镇供电所申请减免了这笔开支。2017年11月9日,郭大爷家里重新接通了电,屋里亮起来的时候,老人看着电灯,眼泪落了下来。

贫困户别双海家中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母亲身体残疾,需要照顾,自己无暇外出打工,家中还是泥土地面和没有粉刷的砖墙。有着做豆腐手艺的别双海一直想开一家豆腐坊改善生活条件,但前期建设费大概需要一万元钱。工作队成员商议后决定每人捐款1000元,并联系美高梅4688集团am齐齐哈尔校友会捐助资金共12000元帮助他设计建立起豆腐坊。现在,豆腐坊生意红火,临近的村屯都打电话来订货。手里有了钱,别双海家中的条件、环境都有了大的改善,院子里也铺起了水泥路,方便顾客前来购买。去年10月,别双海的老妈妈得知朱志猛岗位轮换要回到农大工作了,她亲自来到村部,原本健谈的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默默地流着泪,握着朱志猛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而这只是驻村工作队的“小插曲”。工作中,他们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500万元,新修水泥硬化路8.12公里,拓宽道路12.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新建文化广场3个、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新建村委会办公室296平方米,打自来水井6眼、管道6路,贫困户都吃上了饮用水;新建255千瓦光伏发电站1座,户均分红达到1500元。

5

除去常规扶贫工作以外,在突如其来的洪灾、疫情中,工作队依然冲锋在前。

2019年8月,甘南县普降暴雨,平均降水量达到166毫米,东发村北河受上游太平湖泄洪影响(270m3/秒)。原本6米多宽的堤坝被洪水冲刷得不足1.5米。一旦河堤冲垮,整个东发村乃至东阳镇都将处于一片汪洋之中。由于汛情突然,工作队来不及发动群众,在现场只有包括村长、支书等七人的情况下,看到汛情严重、刻不容缓,便不顾个人安危,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朱志猛带领队员崔伟涛、付鹏威率先跳进了齐腰深的洪水中,摸索到准确位置,再砍伐树木、搬运沙袋对堤坝进行加固。当时水流湍急,人在水中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可能。村妇女主任孔庆娟目睹了这一幕极受感动,看到人手不够,她连忙回到家发动自己的丈夫:“你快去村上找点人赶到坝上,我那仨弟弟全都泡在水里了,造得跟泥猴儿似的,人家在这啥都没有,图的是啥啊,还不是为了我们?”慢慢地,参与抗洪的人数多了起来,十几个、几十个……到了第三天,周边的巨宝镇等地的村民们也被发动起来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工作队员们栉风沐雨、背驮肩扛,一直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没睡过一个好觉,待到险情排除后回到驻地时,他们的迷彩服湿透了,鞋子泡软了,身体疲惫不堪,清洗过之后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直接倒头就睡。第二天早晨电话铃声响起,又有新的汛情出现,他们二话不说,又马上返回到坝上……经过连续多日奋战,大堤保住了,东发村没有因为洪水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避免了成千上万人的疏散撤离。当时崔伟涛和付鹏威刚来不久,村民们还对新的工作队员抱有怀疑、观望的态度,正是经过这次抗洪行动,使当地村民真正地了解并接受了工作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崔伟涛深有感触地说:工作队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给当地百姓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力量,这是工作队带领、示范的意义所在。

现任队长崔伟涛是我校国有资产管理处的一名副处长,他于2019年加入驻村工作队,2020年接替朱志猛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一年多的驻村工作下来,同事和亲朋好友再次看到他时都会大吃一惊,他原本微胖的身材变得消瘦了很多,脸庞也被晒得黝黑红亮,走在东发村的路上,他已经与一个普通的村民没有任何区别。

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以来,崔伟涛感受到了作为队长与队员的不同:“原来做队员时,需要执行好就可以了,现在成为了队长,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需要思考、规划的事情也多了起来”。

驻村工作期间,按规定要求每名队员每年需要实地驻村工作240个工作日,而实际上工作队每名队员的工作时长都超过了300个工作日。为了不耽误工作,队员们相互约定可以两个星期回家探望一次。可往往是队员们脱下日常工作的迷彩服,换好衣服鞋子马上就要出发回家的时候,却接到了新的工作任务的通知,这时队员们都以大局为重,在电话中与家人进行简单说明后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工作队也代表党委动员村民们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的崔伟涛本来已经计划好回家过年但是考虑到疫情当前,自己作为第一书记,应该坚守在工作一线;而且当时村里要举行村干部换届选举,而驻村第一书记要起到监督作用,更不能离开。就这样,崔伟涛让其他两名队员回家过年,而自己则留了下来,直到正月过后才回家探望。他还继续部署落实“停课不停学”政策,积极联系校团委为东发村中小学生搭建“线上公益教学平台”,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招募了部分优秀志愿者,开展大学生‘一对一’线上教学志愿服务”。为东发村有补课需求的中小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假期线上学业辅导,不因疫情耽误孩子学习,志愿活动得到东发村在校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纷纷主动报名,共有54名学生与美高梅4688集团am大学生志愿者成功对接并已按要求开展了线上教学服务。

6

2018年6月,东发村以“零错退、零漏评,满意度100%”的成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2019年底,东发村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7月,东发村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1年5月14日,在黑龙江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我校2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表彰。

朱志猛虽然回到了学校,他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乡亲们,只要学校有好的科技项目,他总是积极地争取在东发村作为试点。作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他经常带项目、陪同专家教授回到东发村,为乡亲们答疑解惑。当别人向他请教扶贫经验时,他总是说:“只要把普通群众当亲人,把贫困群众当成家人,就没有办不好的事。”崔伟涛在短暂的停留以后,又急忙赶回了东发村,虽然脱贫攻坚任务已完成,但是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还有着大量的工作和任务需要谋划和提前布局。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东发村的严冬已经过去,瓜果飘香的夏季到了。焕然一新的东发村里,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整洁的街道、宽阔的广场、完备的公共设施、重新修葺的居民住宅与当地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有了“主心骨”和“贴心人”,那是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那是一群默默奉献的东农人。

(报道/徐彦贝 学生记者胡雅梦 魏然 李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