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东农人专题网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东农人专题网 > 正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丨我要研究更好的农业药物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美高梅4688集团am党外知识分子向文胜

发布日期:2023-06-09 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李会佳 阅读次数:

编制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近年来,美高梅4688集团am统一战线迈出坚实步伐,进一步凝聚共识、不断汇聚力量,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大批党外知识分子扎根龙江服务的、高层人才、为龙江经济社会做出贡献。他们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师德高尚;他们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突出贡献;他们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他们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无私奉献,师德高尚,够充分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光荣形象的党外教职工。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之际,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要求,即日起,统战部联合宣传部、各基层党委(总支)开设《“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美高梅4688集团am党外知识分子优秀典型事迹》专栏,广泛宣传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典型事迹,更好地展示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同心向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扎根龙江的精神面貌。


向文胜,男,土家族,1968年6月出生,无党派人士,美高梅4688集团am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政协第十三届常委。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天然产物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龙江最美人物(教师)、黑龙江省高校“三育人”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向文胜是湖北恩施人,却从大学毕业后,就没有离开过黑龙江。在这片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黑土地上,他的根深深地扎了下去,始终带领微生物药物团队从事农业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创制进行研究,就农业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分子作用机理、生物合成调控及产业化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一干就是30多年。

1989年,在本科阶段学习“化学”专业的向文胜,正面临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选择。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了解到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是农用抗生素的科研方面较国外差距甚远,粮食安全问题、环境生态等问题深受制约,农民买不起、用不上许多堪为“天价”的农药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扎根在向文胜的心底,他毅然决定调整专业方向,改学“农药”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选择”,向文胜从此开始与“农药”结下深缘。

南方长大的向文胜扎根大东北,严寒干燥气候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成为探索之路上的第一道坎儿。深秋去大田,要裹着厚重的军大衣,劳作久了腰疾频发;大米紧缺,吃不惯面食就要简餐缩食。然而面对“国内”首创的科研探索之难,这些生活之苦仅是“小菜一碟”。农业研究没有“回头路”,更要靠“天时”吃饭,农作物一年一季,且探究没有先例可鉴、失败了就要翌年再战,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的经历丝毫挡不住向文胜的热情,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解决老百姓粮食安全问题奋斗下去。就这样年复一年奋战了近二十年,成果渐次问世,而大家对“新事物新产品”的质疑和观望成为横在向文胜的面前“坎儿”。于是他一方面各地奔波推介,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成果。直至今日,他依然沿着“农药”的选择,为国科研、为民奋斗,从始而终、初心不移。

“因为重任在肩,也就无惧艰难”

为了打破重要农用抗生素国外技术壁垒,研发属于中国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农用抗生素,向文胜以原创性科研成果为解决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为己任,带领团队不舍昼夜。

最初开展科研的岁月是很艰辛的,但向文胜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始终不知疲倦、无所畏惧,没有实验室,就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去借;缺少经费就自掏腰包、开源节流;没有助手,就独自一人奋力前行……苦心人天不负,近年来,向文胜不间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终于在农用抗生素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成功解决了多个农用抗生素创制核心技术菌种问题,实现4个筛选新微生物的发酵和半合成7个产品产业化,获得8个中国新药证书,3个原料药通过美国FDA认证,进入国际销售市场,推动了我国民族企业“产业升级”,“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当问起向教授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时,他只有简单质朴的几个字:“因为重任在肩,也就忘记了艰难。”

为百姓造福就是永远的“专业”

向文胜深知,作为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更要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和百姓的生命健康需求。作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寒地粮食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创新团队带头人,他积极围绕国家所需、龙江所要和未来所向,倾尽团队所能,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不舍昼夜,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分秒必争,构建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我省“现代农业排头兵”、“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团队先后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15个,累计推广3000余万亩,为地方增效、农民增收33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向文胜还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化导向,历时九年的时间里,原创生物化学农药谷维菌素,以其为有效成分制备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使水稻亩产提高10%,出米率增加2%-3%,食味品质增加2-3分,加之全过程零使用劳动成本,以及整个生长期的独一无二直观效果,从生态环保、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等维度对国家粮食安全起重要支撑作用,已实现了5000万元高额转让。身在农业大国、农业大省、农业大学,向文胜的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诠释着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做一颗种子,在龙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向科研进军的同时,向文胜始终注重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上发力。搞科研的过程漫长甚至枯燥,向文胜耐心培养呵护着学生们的热忱,并非常享受师生一起为了共同目标奋斗的过程。截至目前,他共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有的成为了大型企业研发的技术支撑,有的成为科研、教学单位的中坚力量、学术骨干,取得了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名为公器不多取,利为身灾不多求”,这是向文胜一直崇尚和坚持的。他在农大家属区的住房多年来一直免费给学生住。学生不好意思,要交些租金,他却拒绝说,“你后顾无忧地投身科研,比什么都重要。”

多年来,常有外省、名校给向文胜抛来邀约的橄榄枝,如,国内南方某一线名城中心区的百平米住房、高额的年薪、超一流平台,甚至一些“头衔”,然而这所有“名利”都被向文胜果断拒绝了,他割舍不下这片龙江沃土,正是这种欲穷毕生坚守的信念,使弟子们也得到了他言传身教影响,当同样面临人生和事业选择之时,学生们也大都留在了龙江,扎根龙江、服务龙江。

科研探索永无止境。面对未来,向文胜一如既往的踏实与坚定,“我将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努力在高原之上再建高峰。”我们有理由相信,向文胜必将在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大路上倾力奋斗,为家国和百姓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统战部)

黑ICP备 本站版权归美高梅4688集团a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官网APP下载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